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来自哪里?
自然环境污染:重金属的开采、冶炼、加工,“工业三废”、汽车尾气、生活垃圾、医疗垃圾的增多以及各种农药、化肥、化学试剂的使用,使得重金属进入生态环境导致空气、土壤及水体受到污染,这是造成食品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途径。
生产过程污染: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,违规使用非法添加剂,机械和管道的磨损导致一些重金属粉尘落入食品中,食品加工时间过长和加工原料反复使用等,都会导致重金属污染。
贮藏销售污染:食品在贮藏销售过程中,会使用各种食品接触材料,其组分或成分中的重金属元素在使用时会迁移到食品中。此外,食品贮藏器具可能会与食品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腐蚀破损,使得重金属溶入食品引起污染,尤其以饮料、罐头为突出。
国家对食品中的重金属有哪些限量要求?
中国关于食品中重金属限量的规定主要集中在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 2762-2017)中。该标准规定了铅、镉、汞、砷、铬等重金属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、肉类、水产品、调味品、饮料、酒类等20余大类产品的限量规定。
常见的重金属常规检测方法有哪些?
原子吸收光谱仪(AAS):可测定包括铅、镉、汞、砷、铬、铜、锌、镍等多种元素,是现今在环境及食品中技术手段为成熟、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。
原子荧光光谱法(AFS):灵敏度高、检出限比AAS要低,但仅能分析砷、硒、铅、锡、汞等元素。
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:是目前重金属检测比较先进且有更低检出限的方法,可用来确定奶粉中铬的含量,木腐真菌中铜、锌、镉、铅等浓度以及药物、调味品和海带等食物中重金属的含量。
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:具有应用范围广、样品不被破坏等特点,还可以与ICP-MS、AFS等联用实现对重金属无机砷、甲基汞等项目的检测。
食品中的重金属常规检测项目有哪些?
铜、铅、砷、铬、锌、锡、镍、锑、锶、钼、钡、钛、汞、镉等。
我们的重金属检测服务